本文转自:南阳日报
娟秀校园一角。本报记者 周 梦 摄
本报讯 (记者周 梦)校园的好意思在那里?好意思在环境,好意思在内涵,更好意思在给师生以好意思的教诲。8月23日,记者走进市第五全都学校,实地感受创建“四好意思庭院”的后果。
散步在学校义教部校园内,可谓一步一景,步步赏心好意思瞻念。知行通衢两侧银杏、香樟、罗汉松等树木有序造就,杂沓有致;修竹园、百草园等6个园区各有主题,园林植物动静分区、相反相成,树立物土洋并举,抱成一团。走锻真金不怕火竹园,但见翠竹环绕,步入百草园,又见金银花、三七、芍药蒸蒸日上,乔、灌、花、草合理搭配,犹如天有关词成。放眼瞭望,校园内、广场上、游园中,种种绿植尽态极妍,石榴、无花果挂满枝端,处处渴望盎然。
学校初中部政教处主任马骏告诉记者,在学校绿化打造中,他们针对不同学龄,让绿化主题与文化主题有机连合,充分将证据与劳育融入学生在校的生存、学习中。比如,依托百草园开展的种种进展中医药文化主题作为,让学生在学习成长中,了解中医药文化常识;依托种种果树,让学生在校园内体验丰充的乐趣。每年开展的“植树节”师生植树作为,让师生认养树木,培养“我与树木共成长”的“成长”矍铄和“向下扎根,朝上成长”的“发展”想想,营造一树一草都澄净、一砖一瓦都育东谈主的环境。
至现在,市第五全都学校绿化面积达34353.22㎡,绿化率超35%,校园内结束了“春有花,夏有荫,秋有香,冬有绿”,可谓校园处处如画卷。
走进“四好意思庭院”